返回上级>
规范外包类灵活用工模式

近年来,业务外包等灵活用工模式开始被许多单位青睐,人力资源类外包公司越发兴起繁荣,特别是快递员、外卖员、保洁员、安保、前台、客服等岗位普遍实行外包制。外包模式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在这种繁荣的就业市场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隐患:

首先,外包用工带来的高质量就业通道缩小,不少用人单位逐步开始缩小或关闭了传统招工的方式,导致参照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守法企业用工成本相对上升,给合规用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其次,一些外包公司不规范用工,发生纠纷后时常层层推诿责任。一些不规范的外包公司通过转包或雇佣一些社会组织及“众包”类个体经营者参与分包进行成本再下摊,使得劳务外包队伍庞杂,劳动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责任模糊化。再者,制度规范不足也带来了劳动者的权益受侵害。现有法律法规对外包行为倾向于认同为业务运营,对劳动保障的运营资质限制不足,多以承揽合同界定,使得发包单位在招标时无法更好的督促合同方落实用工责任。也有通过异地社保、计件式延长工时、计件报酬封顶式、法定节假日平时化等等不规范形态,形成新形态下的“同工低酬”等情况。

但随之而来的一个现象是,不少用人单位把原本属于全日制用工的岗位通过灵活用工的方式外包,从而降低用工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这导致参照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守法企业用工成本相对上升,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逐步开始考虑将部分业务外包,不仅给合规用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更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 苏州全思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27861号-3